历史
生活
调查类问题
姓氏
人文abc

中国最古老的姓氏起源是怎样的?

姓氏这个东西应该是从氏族发展起来的,氏族基本上都是以自己部落所生活得区域命名的,而几个有血缘关系或者亲密的部落则会组成一个姓,可以简单理解为部落联盟。…
关注者
3,055
被浏览
964,045

84 个回答

原始人一定是聚集在有水的地方的,因为没水会被渴死。

这条河叫什么,很大程度取决于大家约定成俗的喊法。

有的部落住在jiang水旁边,有的部落住在ji水旁边,还有的住在gui水旁边。那年头生产力不发达,智商也比较可怜。

一群男屌丝拿着棒子去插小动物,一天下来还不够塞牙缝的,遭到了大家的嘲笑。

女性呢,因为手艺比男的好,能缝能补能摘能收,执掌财政大权。

你也知道,这叫母系社会。

母系社会里,男的从别的部落来,跟女的交配后就走了,由女性抚养孩子长大。

这倒不是因为男的没良心啥的,毕竟生活所迫,多一张嘴就得多弄一碗饭,干完就滚,别给家里添负担。

所以,母系社会,只知其母,不知其父,俗称没爹。

生出来的孩子,当然随母姓,这可以把各部落系统地区分开来。毕竟你不区分,万一弄混了,那就是亲近交配。

而那个时候,大家已经经过漫长的肉体实验,得出了亲近结婚容易畸形的结论。

后来文字出现,那些姓也因此就有了属于自己的文字——

jiang→姜
ji→姬
gui→妫

这些姓都带有女系社会的特征。

那时,部落交配的欢乐之声此起彼伏,因此孩子也越来越多。

她说,麻痹,住不开了。

于是拓展。

多出去的人口弄个新部落,也姓姬。

只是,你姓姬,我姓姬,大家都姓姬,不容易区分诶!

她说,我知道怎么解决!

解决方案是这样的:

你姓姬,是高阳氏。

我姓姬,是轩辕氏。

氏可以是职业或地点,比方说上面的高阳氏就是高大上的氏,高阳府邸,奢华品质。轩辕氏也很厉害,待会儿跟你说。

总之姓和氏就是这么来的,一般来讲,姓指向来源,氏指向去向。

后来的时候,大家的生产力已经大大提高了。为了争夺资源,各部落已经开始撕逼了。

既然撕逼,那就得打仗。

既然打仗,肯定是男的上。

男的能主导社会和人民币了,那么世界就翻转了。

我们迎来了父系社会。

此时,部落之间的撕逼已经到了白热化的地步。

黄帝和炎帝打起来了。

黄帝,姓姬,轩辕氏。

炎帝,姓姜,神农氏。

炎帝败了, 最后他们在一起了。

黄帝轩辕氏,轩辕其实就是轱辘,也就是说其实黄帝原来是搞车饰装潢的,设计学毕业。也有的说其实是天鼋,就是王八,后来王八变成了龙,以龙为图腾,所以是天鼋氏。因为黄帝住在有熊国,所以也是有熊氏。

这说明氏可以有两个甚至多个,姓也是,比方说有证据显示黄帝原先姓公孙,后来改姓姬。

炎黄统一后,就该揍蚩尤了。

蚩尤,姓氏不详。

蚩尤不服,所以死了。

小姬很争气,他生了二十五个儿子。

儿子们各自分封,因此产生了十余个姓。

当然还是姓姬的多,这些孩子又往下传,子子孙孙,根据自己所在的地方或者其他定义模式,设定了自己的姓。

以下是氏族清单。

黄帝和他的儿子们:

炎帝和他的儿子们:

周武王姬发和他的秘书姜子牙就是炎黄联盟的杰出代表,分封诸侯,国君姓姬的有五十三个。

那么多姓姬的,为了神格和逼格,氏就很重要了。

比方说你是射箭的,你就是姬姓张氏。

比方说你是糊篱笆的,你就是姬姓樊氏。

你当史官,你就是史氏。

你是杀猪的,那你就是屠氏。

你姓姜,但你在魏地呆久了,你就是姜姓魏氏。

姓姜的太多了,有的住东郭,那就是东郭氏,东郭氏的后代,代表人物有东郭顺子和东郭先生;有的住西门,那就是西门氏,西门氏的后代,代表人物有西门豹和西门庆。

黄帝的孙子颛顼就是高阳氏,住在高河之阳,身份高贵,所以屈原就很自恋,他讲: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姚姓最有意思,舜帝叫姚重华,他家附近有个姚墟,还一条妫河,所以他既姓姚也姓妫。(《通志·氏族略》:“舜有二姓,曰姚曰妫。因姚墟之生而姓姚,因妫水之居而姓妫。”)

妫姓子孙后来为了避难改姓田,在战国时田家的势力太大了,到了汉朝,刘邦一看,这他妈哪儿行啊,一怒之下把老田家大卸八块。

刘邦是个粗人,他送给老田八个好听的姓氏:

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第八。

姓第五的最多,代表人物——第五伦。

这姓最终演变成了第。

有的演变成了伍。(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伍姓都是第五流变而来)

秦汉之际,姓氏合流。

秦灭六国,子孙该为民庶,或以国为姓,或以姓为氏,或以氏为氏,姓氏之失,由此始……兹姓与氏浑为一者也。

战国之中的绝大多数子孙,在被秦朝灭国以后,要么把国名当姓,要么直接把氏当姓,要么拿姓当姓,在未来基本都成为了中国的大姓。

齐(妫姓田氏)→齐、妫、田
楚(芈姓熊氏)→楚、熊、芈(后有相当一部分流变成米姓)
燕(姬姓)
韩(姬姓韩氏)
赵(嬴姓赵氏)
魏(姬姓魏氏)
秦(嬴姓)
鲁(姬姓)
卫(姬姓)
滕(姬姓)
宋(子姓)
越(姒姓)
邾(曹姓)→邾(后部分流变为朱)、曹
中山(姬姓,狄族所建)
晋(姬姓)

应邀放出各姓氏起源:



至于王姓,列国中的王族,在国家灭亡沦为平民或本身就是王族之后,为了彰显身份,便改姓王(

王姓_百度百科

)。

一个姓氏可能有不同的来源,当然也有其他流变和起源,这里就不赘述了。

以上便是中国姓氏的起源和变迁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编辑于 2016-11-09 22:35

上古有姓有氏姓是一种族号氏是姓的分支不少古姓如姜姬姚嬴yíng等都加女旁这暗示先民曾经经历过母权社会后来由于子孙繁衍一族分为若干分支散居各地每支有一个特殊的称号作为标志这就是氏 以上所说有待未来考古学澄清其错误我们这里仅指出对原文不做改动 例如旧说商人的祖先是子姓后来分为殷空同等氏这样姓就成了旧有的族号氏就成了后起的族号了通鉴·外纪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可见姓和氏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

周代的姓氏制度和封建制度宗法制度有密切联系贵族有姓氏一般平民没有姓氏贵族中女子称姓男子称氏这是因为氏是用来明贵贱姓是用来别婚姻二者的作用不同

周王室及其同姓封国如鲁晋郑卫虞虢guó吴燕等国都是姬姓异姓封国如齐是姜姓秦是嬴姓楚是芈宋是子姓越是姒姓等等上古同姓不婚贵族妇女的姓比名更为重要待嫁的女子如果要加以区别则在姓上冠以孟 仲叔季表示排行例如

出嫁以后如果要加以区别就采用下列几种方法

1在姓上冠以所自出的国名或氏例如

guī

2嫁给别国的国君在姓上冠以配偶受封的国名例如

3嫁给别国的卿大夫在姓上冠以配偶的氏或邑名例如

赵衰妻 孔圉

秦遄chuán 棠公妻邑名

4死后在姓上冠以配偶或本人的谥shì谥号下文就要讲到 例如

郑武公妻 齐昭公妻

宋共公妻 鲁文公妃

鲁桓公妻 鲁昭公母

氏的情况比较复杂诸侯以受封的国名为氏 此从旧说顾炎武亭林文集卷一原姓篇认为国君无氏不称氏称国 例如

郑文公 甲午 蔡庄公

齐灵公 王臣 宋成公

卿大夫及其后裔则以受封的邑名为氏例如

yīng 羊舌 xiè

或以所居的地名为氏例如

东门 襄仲 北郭南宫 敬叔 百里 孟明视

或以官名为氏例如

tuó 司马 yuè

古人还有以祖先的字或谥号为氏的例如

宋公孙嘉之后嘉字孔父

仲孙鲁公子庆父之后庆父字仲

叔孙 得臣 鲁公子牙之后牙字叔

季孙鲁公子友之后友字季

庄辛楚庄王之后

此外还有以技为氏的如巫甄等

关于姓氏有几点需要提出来说一说

第一上古称呼妇女可以在姓下加例如武姜被称为姜 敬嬴被称为嬴 姬被称为姬 等等

编辑于 2024-03-11 17:45


皇五帝是东亚大陆东西南北中地缘政治同时代的 人文始祖


一、 东皇太昊帝 以熟牲祭祀而闻名东亚的东方强大氏族 · 史称“ 庖牺氏”都奄邑 · 二世子喾

二、西皇蚩尤帝 以桑织发达而闻名东亚西方的强大氏族 · 史称“ 穷桑氏”都洛邑 · 被 少昊子挚灭

三、南皇炎帝 以擅长农业而闻名东亚南方的强大氏族 · 史称“ 神农氏”都良渚邑 · 二世姜舜

四、 北皇高阳帝 以发明颛琐历闻名东亚的北方强大氏族 · 史称“颛琐氏”都夏口邑 · 二世 熊鲧

五、中皇黄帝 以造车技术而闻名东亚中部的强大氏族 · 史称“轩辕氏”都河洛邑 · 二世 姬重华






原始人一定是聚集在有水的地方的,因为没水会被渴死。

这条河叫什么,很大程度取决于大家约定成俗的喊法。

................ 豆子网友之言,言之极是。厉害了,“喊法”!






黄帝,姓姬,其氏族部落又称“轩辕氏”。

炎帝,姓姜,其氏族部落又称“神农氏”。

这已经对炎黄子孙说明了什么是“姓氏”,

但是,楚秦以降的“正统学问”,却装道统!






他们明知轩辕氏、神农氏、有熊氏、豢龙氏、

有邰氏、有巢氏、燧人氏等等是什么意义,

却揣着明白装糊涂,可悲!


《老子》曰:“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 不争 …。”

黄帝姓姬,以姬水为姓;其氏族部落以造车闻名,所以,史称“轩辕氏”。

炎帝姓姜,以姜水为姓;其氏族部落以农业闻名,所以,史称“神农氏”。


上古时期文字还未发明,但天地山水等重要自然体皆有称谓。比如,姬

水边的轩辕氏族部落,称其部落傍水为“姬水”;而姜水边的神农氏族

部落,称其部落傍水为“姜水”。姬、姜都只有语言而无文言,因为文

字还未发明(各位可参见下面网友粘帖出来的“姜”与“姬”之古文字,

我帖不出来)。


直到殷宗武丁创造文字时,创“姬”字以存其音而会意“轩辕”,造出.

“姬”字。自然,甲骨文的“姬”字不是周、秦、汉之“姬”字字形,

是一个人推一辆车之会意。而“姜”字字形则是会意“女子放羊”之意,

从而区别与游牧部落之羌族的男人放羊。女子放羊是因为男子分工从事

农业,“姜”与“羌”两个会意字,就已明确的传达了农耕氏族与游牧

氏族分工与不分工的历史信息。


任何学识的积累,必须建立在识字的基础上。而中国古文字才见天一百

多年,这一百多年前的古人不可能识得夏商周时期的文字,不可能知道

“姬”、“姜”二字对炎黄姓氏意味何义(虽然古人也是炎黄子孙)。


大多数国人对什么是“姓”、什么是“氏”,皆稀里糊涂,因为大多数

人皆迷信司马迁的“姓氏说”。比如说,楚国最著名的大夫“屈冤大夫”

在离世骚言《离骚》中开篇就自报家门,“帝高阳之苗裔兮…,名余曰

正则兮,字余曰灵均”,屈冤大夫说得很清楚,他姓熊名正则、字灵均。

而司马迁也自言自语说屈冤大夫“与楚同姓”,楚王室苗裔不姓熊,那

姓什么呢?为了自圆其说,他在为其父司马谈的巨作《太史公书》作传

时、于《屈原贾生列传》中说:“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完全

无视作者自述,后人又讹言:“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

则,字灵均 ”。


高阳帝苗裔姓熊,而中国古代贵族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周人姬姓八百年

不改,楚人熊姓亦八百年不改。如果有人问司马迁,历代周王、历代楚

王姓什么、氏什么?他只能是无言以对。说个难听的话,若有人问马迁

你父亲姓什么、氏什么,他也说不清、道不明。读读马迁改编过的《太

史公自序》,明眼人一定会一目了然。二千多年来、历朝历代的鸿儒大

家为什么犯低级错误?就一个原因:不能离经叛道!


古代的鸿儒大家也好,现代的专家教授也罢,二千多年的通病,为名声

不敢越雷池半步。离经典半步,你就离经了吗?距经典一步,你就叛道

了吗?屁!尊重先人不能这样,真正的尊重是告慰先人。先人不可能知

道的,你要祭祀告知他们、安慰他们。


中国“百家姓”自天皇五帝始就已产生,而“百姓”是指“百尔君子”、

“凡百君子”,即文武建周后分封的百国诸侯。中国姓氏起源是国君有

姓国人无姓,国人国姓是后来的事儿。而女子以夫为家则有名无姓,女

人似水是流动的,是要出嫁的。“中国上古、中古女子有姓无氏说”,

是荒谬之说,沒有姓可以,但沒有名,爹妈、兄弟、姐妹、亲戚、朋友

何以称呼她们呢?万物可以无姓,但必须有名!


为什么百姓共认炎黄子孙呢?历史使然!若大个中国必然因地缘政治而

划分,即.“东西南北中”,黄帝在上古有这称谓吗?沒有!五方在东周

末才有演绎、才有五行、五色等演绎。我们读国学(周学)经典,读不

到“黄帝”一词,读汉学才有。什么都可以乱,但姓氏不可以乱!任何

人如果敢问中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即渊源流长的.“孔氏”,问孔子后

人姓什么、氏什么?任何人都知道其答案,但讲学识的文人皆弯弯以绕;

而讲常识的人皆直直以告。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读者所有

转载无须联系作者



(一己之见·仅供笑阅)281,841

编辑于 2023-09-17 20:43

几张漫画让你看懂,最纯正的上古8大姓起源和演化









简书签约作者:蜗流儿

来源:公众号蜗牛禅(ID:woniuchan)

介绍:以文化为核心,以历史为背景,用漫画的方式诠释一个妙趣横生的动漫文化江湖!

原创内容,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发布于 2016-11-07 13:43

姓”“氏”本义探源

原北平生人的台湾著名学者杨希枚先生,对姓氏问题多有研究。著有《姓字古义析证》、《论先秦所谓姓及其相关问题》、《先秦的姓族和氏族》、《先秦赐姓制度的理论商榷》等论文。

他认为:

“中国古代社会的礼俗制度虽与‘姓’密切关联,但‘姓’字本身的含义却有待澄清”(《姓字古义析证》)。

“汉代以来,‘姓’、‘氏’二词混言不分,或单言姓,或合言姓氏……但在先秦文献,则‘姓’与‘氏’有别“(《先秦的姓族和氏族》)。

也就是说,杨希枚先生对以往关于“姓”、“氏”的惯常理解和习惯用法,指出了“有待澄清”的问题。但其对“姓有三义”:子、族、民;“氏有三义”:人称、族称、邦国称的解释,似仍未见“姓”、“氏”本义。

“姓氏文化”是中国的“特色文化”,它体现着中国人追根溯源、慎终追远文化心理的份量之重。

“姓氏文化”的本质,体现的是“祖先崇拜”。而祖先崇拜的本质,其实就是“生殖崇拜”。

“生殖崇拜”虽说不是华夏民族的“特有传统”,但从中国“祖先崇拜”之隆重和“姓氏文化”之昌盛就可以确信,其根源,应该来自远古时代华夏先民“生殖崇拜”的“特别深刻”。

然而令人惊异的是:如此崇尚“姓氏文化”的华夏子孙,却统统忘记了“姓氏”的本义——

在传统字书字典中,“姓”、“氏”二字的释义一直讳莫如深,曲折附会。

即使直到甲骨文已经发现120多年后的今天,“姓”、“氏”二字依然未获正解。

如此重要的事情被彻底“忘记”,而且始终“想不起来”——这绝对是件“很不正常”的事情。

而这种“遗忘”和“想不起来”,其属性,应该不是“自然性质的”,而大概率是属于“观念性的”。

因为,在远古时代,“生殖崇拜”的必然结果,就是“生殖器崇拜”。

所以,“姓”、“氏”的原始本义所指,也逻辑上大概率与此相关。

只是因为后世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原始的膜拜的对象,就变得“粗鄙”甚至“肮脏”而被不耻于“正人君子”谈及了。

从中国“祖先崇拜”之隆重和“姓氏文化”之昌盛就可以确信,华夏先民“生殖器崇拜”之深刻,也曾经是“出类拔萃”的——这在甲骨文中有着充分而明确的显示,只因道学观念及其余毒的禁锢,而不能被普遍承认罢了。

而这,正是甲骨文深入破解工作成果寥寥的重要原因之一。

正是因为华夏先民进入“文明时代”很早,文明意识的形成很快,其传播普及的速度也很高,所以很早便摈弃了像“生殖器崇拜”这种不加掩饰的“粗鄙文化”,后来又在观念层面上对其进行了彻底的歪定。

这种观念转变之彻底,使后来的中国人根本不敢相信,诸如“生殖器崇拜”这样的“粗鄙文化”,会是华夏先民的曾经拥有。

这种转变,甚至发展到了“灭人欲”的程度。

曾几何时,在那些道学之士的眼里,生命之所来处,变成了丑陋肮脏的器官。有些人难免会因来源于此而感到羞耻,甚至不愿相信自己的降生,与父母行了“周公之礼”有关。

好在这种“过梭”了的封建礼教的“文明观念”,在民众的现实生活中已被基本纠正。

但令人惊讶的是,直至今日,还是有很多人,包括不少学者,仍然不愿相信,“生殖器崇拜”会是华夏先民曾经的习俗,而宁愿相信那是西方人的“专利”。

而若固守这种观念,就没有指望真正理解“姓氏文化”的根源,甚至连“姓”、“氏”是什么都不可能弄明白。而对于古文字研究者来说,也没有指望体系性地理解甲骨文——因为“生殖器崇拜”的理念,就频繁体现在甲骨文的“构形”之中。

其实,我们只要能实事求是地面对远古先民的“意识形态”,也就很容易意识到,最初的“姓”、“氏”,不过分别代表了以女系传承的基因谱系和以男系传承的基因谱系。

只是先民关于这个问题的具体表达,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显得“过于直接了当”了:

先民用出自同一女阴来表示同姓,而用出自同一男根来表示同氏。

“姓”字初文本无“女旁”,就是“生”字,而其在甲骨文中,则表现为下形“女阴神主”:

上为“女阴”象形,下为女阴象形加“牌位底座”之形;

“氏”字初文为下形:

J氏,合26,宾组,
J氏,合22542,出组

乃“男根”侧视象形。

金文“氏”字已难辨其形:


金文“氏”,师遽簋

金文、汗简“氐”字,则是加了“底座”的“氏”形神主。

金文“氐”虢金氐孙盘
氐,六书通,汗简

为了更“深刻”地理解“姓”、“氏”意义和其前世今生,我们需从“告”字说起。

“告”,祭祀核心用字和其构形表意

在中国,古今祭祀活动的核心内容,都是生者对于先人的“祝告”。

甲骨卜辞是对祭祀和占卜活动的记录,其中频繁出现的“告”字,所用核心字义也正是“生者对先人的祝告”。

既然文字是为适应“祭祀”这一最早且曾经是最具规模、最被重视的社会化活动的需求产生的,那么,表现“ 祝告”这一祭祀活动核心内容的“告”字,理所当然地就应该是古文字中被较早创制的“核心字例”。而既然“告”字字义是“生者对先人的祝告”,那么,“告”字所包含的“构字因素”即“字素”,最有可能就包括“先人神主”(牌位)和“祝告者”两个方面。

甲骨文“告”字,最常见者为下形:

J告,合11804,一期,典宾
J告,合1167正,宾组

亦见有下形:

J告,合6250,賓組
J告,合27902,無名組

经过分析可知,这些字形的确都是由“神主字素”与“祝告者之口字素”组成的。也就是说,“告”字上部诸形,为“ 女阴神主”:

上为“女阴”象形神主;中为女阴象形加“牌位底座”神主;下为带有手举或插立之架的神主。

而“告”字下面的“口”:

则表现的是祝告者(以祝告者之口代表)。 这个祝告者,是被称作“祝”的族长,即大祭司——最初,只有族长才有资格以主祭者即大祭司身份在若干助祭的神职人员(普通祭司)协助下,带领族人向先妣及天地之神祝告。所以,一个族群的族长,就是这个族群的大祭司。

甲骨文“祝”字

是对“祝告者”形象

局部夸张的极度“抽象”(单纯提取某一特性加以表现或认识)。“祝告者”整个头部以一张向上张大的祝告之口替代——

其造字逻辑乃是强调,“向上言说”即向天上的神“祝告”、“告述(诉)”、“告求”,是“祝告者”即“大祭司”的关键职责,故而强调其“祝告之口” :

而显然,“告”字下部之“口”,就是取自于“祝告者”即作为大祭司兼族长的“祝告之口”。

“告”的 造字逻辑和造字方法图示如下:

由图示可知,“告”字虽古,但这一古老的“告”字初文,却并非近于图画的简单象形,而是表达了相当严谨的思维过程.

严谨的思维过程以简单明了的形式表现出来,而拒迂曲繁复于千里之外,这就是先民造字的总体风格。

如此看来,“告”字中祝告者之口与神主之间的关系显而易见。

那么, “告”字中的“神主字素”,为什么表现为如此形态呢:

这些“神主”的“字素形态”表现的又是什么意思呢?

二、 “告”字中的神主为“先妣女阴神主”

为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参考小河古墓的桨形木柱:

小河古墓桨形木柱

小河古墓桨形木柱所表现的,已为学界认定为“女阴形态”,而前述“告”字中的“神主字素”:

其实与桨形木柱所表现的是同一事物。不同之处在于,“告”字中的“神主字素”,是对女阴轮廓线的表现(在甲骨上契刻曲线不易,故多用“直线”,而“转折线”其实是想表现曲线的)。虽然小河古墓的主人并非华夏族群,但桨形木柱表现的“女阴形态”和甲骨文“告”字中“女性神主字素”为“女阴象形”的现象,却证明了不同的种族或族群,其对“女性神主”的取象逻辑和方法是基本一致的。

“告”字中的“女阴神主”和小河古墓的桨形木柱,揭示出在人类文明初期,存在着普遍的“女阴崇拜”。但是,这种女阴崇拜,其根本的意味是庄严神圣的,与产生于后世的“淫邪观念”了无瓜葛。

中国人崇拜祖先,慎终追远,崇尚姓氏文化。但奇怪的是,在字书中,我们却找不到“姓”“氏”字义的确切来源。《 说文》释“姓”:“人所生也”。似乎言有所指,但却言犹未尽,或者言未尽意;而其释“氏”:“巴蜀名山岸胁之旁著欲落堕者曰氏”,就是说“氏”指将要坠落的突出崖壁,则更不可能是姓氏之“氏”的本义。而“告”字中的“女阴神主”和其体现的“女阴崇拜”,则为我们提供了姓氏之“姓”字义的根本来源。

“告”字中的“神主字素”之所以采用“女阴象形”,是因为“女阴”可以体现“性”、“生”、“姓”诸义(“性”与“姓”的初文就是“生”字,偏旁都是后世为文字的区别细化而后加的)。“性”指女阴之器官;“生”指女阴之功能;“姓”指女阴之名号。在上述诸义的基础上,体会《说文》“姓,人所生也”,或可理解为“姓,人之所自出也”——出自即“生”于同一“性”(先妣女阴)的后裔,形成一个血缘亲族,就是以这一先妣名号实即女阴名号为“姓”的“姓族”(即由女系传承的血缘亲族)。在这个问题上,远古人显然有着比今人更为清晰且直截了当的逻辑,不管用什么名号称呼那个先妣,不管表面上这个称呼是否更像是指称先妣其人,而先妣的本质是族群生命之“所自出”,即生产整个族群的“最初女阴”。族群的延续,有赖于族人生命的延续,而族人生命的延续,有赖于女阴生产的延续。即族群血脉的延续,有赖于女阴“生育管道”的接续。所以,“女阴崇拜”,理所当然。

如此看来,甲骨文“告”字中的“女阴神主”,代表“姓族先妣”是十分明确的,“告”字本义为祝告者向姓族先妣神主祝告也是显而易见的。

如果仅仅因为祝告对象为女阴神主,是无法确认“告”字一定创制于母系时代的。因为既使是父系时代,人们对自己的先妣也是充满敬意的。

但“告”字中的女阴神主并不仅仅表示“女阴”,而是作为姓族图腾、姓族名号而存在的。这样的“告”字,体现的无疑是母系时代的祭祀格局。

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在后文的分析中将看到, 夏后氏曾经用自己本意为“是”的男根神主祝告字“夏”字,对姓族祝告字“告”进行了否定。

文献有载,上古女子称姓,男子称氏。这或许就是某个特定历史时期的真实现象。

但这种现象所体现的本质,则应是由母系时代的“姓族社会”向父系时代的“氏族社会”的过渡形态或这种过渡形态的遗存。

由“姓族社会”向“氏族社会”的过渡,最终以男权对女权的彻底否定而告结束,从此,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就开启了持续下降的节奏。

在这一过程中,体现在祭祀格局中的明确变化是,姓族神主“姓”

(古文“姓”与“生”是同一个字,女傍为后加)被氏族神主“氏”

所取代。

于是,中国历史进入了父系时代。

中国人自称“华夏”,渊源悠久。

“夏”源自于上古“三代”之“夏”,尚属有迹可循,而“华”之由来,则已茫然。

即使是有迹可循之“夏”,我们在甲骨卜辞中也找不到有其字的确凿证据。

拙文《古文字的初创与破解》( 谭俊江:古文字的初创与破解——中国文字体系初创于母系时代(一))曾论及:中国文字体系初创于母系时代、完善于夏代。所以,在商代以前,“夏”字应该早已存在。但“夏”字这样重要的文字怎么会不见于殷商甲骨文呢?

其实这也不足为奇。笔者在上文有论:我们所见到的殷墟甲骨卜辞,并不是出于创制这些文字的夏族先民之手。

殷人在因商号而代商政(参见拙作《“商”本是夏人“有辛氏”国号》 谭俊江:“商”本是夏人有辛氏国号)、取代夏族统治并接收夏人文字后,除了要毁夏人宗庙墓地、迁夏人社稷外,还要对其文字尤其是“神圣文字”进行颠倒、歪曲、反其义而使用等“压胜”处理。而像“夏”这样标志夏人统治的核心字例,更应该首当其冲。

所以,从“夏”本字很可能会被殷人颠倒压胜的思路出发,或许能有所收获。

根据拙文《“祝告字”多产,且常表国号》( 谭俊江:“祝告字”多产,且常表国号——中国文字体系初创于母系时代(五))所举,夏族母系社会前身国号字“台”即初始之“始”:

商、周国号字“商”:

“周”:

以及诸多方国国号字,都是“祝告之口”在下,代表其族群先妣或先祖的“祝告神主”在上的“祝告字”结构。

所以,夏后氏的国号字,也应该具有这样的字形结构。而需要我们弄清的,就是夏后氏的“祝告神主”为何物了。

《史记•殷本纪》载“汤既胜夏,欲迁其社,不可。作《夏社》。”裴骃集解引孔安国曰:“欲变置社稷,而后世无及句龙者,故不可而止。”依此,则“句龙”似为夏社神主。

然所谓“句龙”者,究为何物?

《左传 • 昭公二十九年》载蔡墨之言:“共工氏有子曰句龙,为后土……后土为社;稷,田正也。有烈山氏之子曰柱为稷,自夏以上祀之。周弃亦为稷,自商以来祀之。”

此言于字面倒是言通义顺,但于内容之义理,则混乱如一地鸡毛:

夏后氏何以会祭祀“共工氏之子”或“烈山氏之子”?

殷人又何以会祭祀周人始祖后稷?

神不歆非类,民不祀非族。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

社稷祭祀,始于周代。甲骨卜辞揭示,殷人基本上只祭祀其先祖。殷商以前,更应如此。

周朝统治者之所以开社稷祭祀之先河,首先且最直接的原因是,他们实在拿不出如夏人殷人那样的显赫始祖。尽管他们也杜撰出了与殷人共其始祖帝喾的神话传说,并以此标榜于世,但其内心,还是缺乏底气的。

同时,历经夏商周三代的更替、革命,原有的氏族组织及其结构关系,都受到了不小的冲击。在战乱中的迁徙、离散、解体、融合、发展、衍变,使原来简单明确的族群关系变得日益复杂,难以理清。周人统治者也迫切需要一种普遍适用的神祇,来凝聚所有族群。

所以,周朝统治者一方面尽量弱化“以高贵血统配天命”的传统观念,并极力宣扬“以德配天命”的新观念。周人宣扬的,似乎是“天以配其德者为其子:即配天之德者为天子”的逻辑。

另一方面,周朝统治者利用书写历史的强力,对那些曾居统治地位族群的,一般人不易查考的远古祖先的血统脉络“重新编序”,刻意“扰动”。使其丧失清晰性和统一性。进而使其族属在茫然、质疑、争议中涣散瓦解,以利于周人统治。

上述《左传 •昭公二十九年》,蔡墨所言“社稷”脉络之混乱,正是周人进行“血脉扰动”的结果。

话说回来,如果“句龙”确为夏后氏“祝告神主”,那么这“句龙”也只能是夏人的句龙。

笔者在《“祝告字”多产,且常表国号》中,通过对“脩己吞薏苡,胸坼而生禹”神话的讨论,提出夏族母系社会前身的国号字为“台”即“始”的观点:

这一夏族母系社会前身的国号字,是以“薏苡果实字”“以”即:

作为代表其姒姓始妣脩己的“祝告神主”。

这个“薏苡果实字”“以”:

才应是姒姓之“姒”的本字。而“姒”为已失本形的后世字形。这个已失本形的“姒”字,其所本之“以”实为“氏”字。

在甲骨文中,“氏”字就用为“以”,而并无“以”形之字。“以”字字形是后世由“氏”字讹变体隶定而来的。用为“以”的“氏”字为下形:

或下形:

甲骨文“氏”字

而下形“氏”字

在使用过程中很容易因理解和书写错误讹变为分体之下形:

袁安碑

因此形为“厶”与“人”合,故由此而隶定为“以”。

所以,“以”字是从“氏”字中分化出来的。“以”字本即“氏”字。

古有“男子称氏,女子称姓”的说法,明示“氏”与男性相关。而“氏”的讹变体“以”字,又是后世的“姒”字所本,所以“氏”最初指称的,显然就是进入父系氏族社会的姒姓后裔,也就是“夏氏族”。

既然“姓”本是“女阴名号”,“姓族”是由女阴传续的母系血缘亲族;那么“氏”就应该是“男根名号”,“氏族”就应是由男根传续的父系血缘亲族。

按此逻辑线索追寻下去,你会发现: 甲骨文“氏”字字形,恰恰是对男根侧视形态:

的抽象简化:

金文对甲骨文“氏”字作了进一步抽象简化(金文“氏”):

这,才是夏后氏的“句龙”,即夏社中的“祝告神主”。

二里头出土的绿松石龙形器就有明显的“男根”之形。

上述“氏”字例最下面的字形“氏”:

被隶定为“氐”字,但“氏”:

与“氐”:

的关系,和三叉形“生”

与下形“生”

的关系一样,在当时就是同字关系,只是下面字例的字形

强调了神主牌位的底座而已。

既然夏后氏的“祝告神主”为下形:

那么,夏后氏的祝告字即“国号字”——“夏”,就应该是下形:

这些以“男根之氏”为“祝告神主”的夏后氏“祝告字”即“国号字”,显然是对男性在族群繁育中起决定作用的“主权宣示”。而与此相应的,必是对女性在族群繁育中起决定作用的否定。

也就是说,父权对女权的否定:因此,“告”字

的“否定形”“否”字出现了:

“否”字的出现,应是与对男性在族群繁育中决定作用的“宣示”对应发生的事件。

也就是说,“夏”字与“否”字是对应出现的

而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对应事件,也就是在夏后氏“句龙”被确立为“祝告神主”之时,即夏朝建立之时发生的事件,是在大约四千一百年前。

有人会想当然地把这一事件的发生,看作是社会由母系时代转入父系时代的标志。或者因考古学资料显示中国进入父系时代是在五千多年前,而否定上述事件发生在四千一百年前的可能。

但人们也许忘了,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的过渡,是在亲族内部发生的。族长由女性改为男性、从依据女系血缘记谱改为依据男系血缘记谱等等,并不影响亲族对于女性先妣的崇敬。所以可以想象,对于先妣神主的供奉祝告,即使在进入父系时代后,也会持续很久。直到一千多年后的夏朝,夏后氏终于公然地否定了先妣神主作为主祭对象的地位。夏后氏的这一举动,是否曾引起了族群内外的不满甚至反叛都未可知。

“否”字:

就应是在这种情况下被创制的。“否”是对“女阴神主”作为“祝告对象”的否定、否认。而夏朝国号字“夏”的应然之形:

则是对“男根之氏”作为“祝告神主”的确定、确认。所以,此“应然之夏”有“以其为准”、“以其为是”即“以其为正确”之义。而这,正是《现代汉语词典》中所例“是古非今”之“是”的字义。

按照语言学的逻辑,“是”与“否”是对应产生的概念。而上述“夏”与“否”正符合这种对应关系。

而从姒姓族群姓氏、国号“姒”、“始”、“氏”诸字发音的一脉相承看,夏后氏国号字“夏”:

发音也应该从“氏”,也就是与“是”同音。

如此,则“夏”与“是”不仅同义,而且同音。那不就是同字吗?或者说,与同字就差同形了。

此时,我们就不能不提到《魏三体石经》中的“夏”字了:

《魏三体石经》中的“夏”字,正是与“是”同形。

这无疑是一件令人奇怪的事情。若是按照“讹变”的一般意义,把这个“是”形“夏”

解作“夏”字的讹变形,就不会剩下什么问题了。不过,我们也实在没有任何收获。

那么这个“异形”的“夏”字,会不会就是上面说的,曾被殷人颠倒压胜的“夏”本字呢?

举上述分析所得“夏”本字一型:

为例,其颠倒形如下:

果然,这与《三体石经》中的“是”形“夏”的确就有相似之处了:

当然,颠倒压胜的目的之一,就是抹煞其神圣性。按照这一目的,“夏”字颠倒为下形后:

能看出其本为夏人祝告字的任何痕迹都应该继续尽量抹去。于是,颠倒的“祝告之口”

会变成“曰”

颠倒的夏后氏神主“氏”

也变形而成了“正”:

于是,颠倒的“夏”字初文:

变成了下形“是”:

由此,大概率可证,“是”字

所本,正是“夏”本字

的颠倒形

“是”字字形:

正是源自经殷人颠倒压胜的“夏”本字:

此刻,我们可以确信,夏朝的国号字,就是以男根神主“氏”为祝告对象的祝告字:

其隶定结果为下形:

请记住,这,就是堂堂正正的“夏”本字,其读音本应为“氏”。

对于熟悉古文字的人来说,此字并不陌生。较早的字书字典中,都录有此字。《说文》释下字:

“塞口也”。

这说明,“夏”本字虽在殷商时代遭禁绝,但不乏暗存其字以待来日者。

然而不期一等就是数百年,待其重见天日时,存者后人早已不知其为何字

或有转述情景记忆者:先人但欲读其字,每塞其口”——因其字禁绝,不敢声言也。

于是,“夏”本字为人所知者,就只有“塞口”义了。

不过,《康熙字典》注其有“华”音。这一点不要忽略。

既然“夏”本音之“氏”,与夏族母系社会前身的姒姓之“姒”音、始国之“始”音的发音一脉相承,那么,夏族之“夏”

所具之“华”音,也必是承袭于其母系社会前身的相关名号。

编辑于 2022-09-05 10:02

姓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制度时期,所以中国的许多古姓都是女字旁或底。姓是作为区分氏族的特定标志符号,如部落的名称或部落首领的名字。

中国上古时期著名的八姓:姬、姚、妫、姒、姜、嬴、姞、妘。


黄帝住姬水之滨,以姬为姓,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说:“黄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三语》中胥臣解释说:“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僖、姞、儇、衣是也。惟青阳与夷鼓同己姓。”后来的五帝少昊、颛顼、喾、尧、舜以及夏禹、商族的祖先契、周族的祖先农神后稷等,都是黄帝的后代。后稷承继姬姓,他的后代建立了周朝。周初周天子姬发大封诸侯时,其中姬姓国53个。姬姓位于《百家姓》第297位,由姬姓演支出411个姓,占《百家姓》总姓504姓的82%,再演化出来的姓氏更是数不胜数了,所以说黄帝是中华民族的祖先。

炎帝居姜水之旁,以姜为姓,姜姓还是今天中国的许多姓氏如吕姓、谢姓、齐姓、高姓、卢姓、崔姓等的重要起源之一。姜姓在当今以人口排名的中国百家姓氏中居于第60位。

妘起源于帝喾高辛氏;嬴起源于少昊金天氏; 姚 、妫同源,都是起源于帝舜;姒起源于大禹。

此外,部落首领之子亦可得姓。黄帝有二十五子,得姓者十四人,为姬、酉、祁、己、滕、任、荀、葴、僖、姞、儇、依十二姓,其中有四人分属二姓。祝融之后,为己、董、彭、秃、妘、曹、斟、芈等八姓,史称祝融八姓。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母系氏族制度过渡到父系氏族制度,氏族制度逐渐被阶级社会制度所替代,赐土以命氏的治理国家的方法、手段便产生了。

氏的出现,记录着人类历史脚步迈进阶级社会。

姓和氏,是人类进步的两个阶段、是文明的产物。

发布于 2016-02-23 15:44

“姓”源于母系社会,“氏”出现在父系社会。远古时期,同一个母亲生的后辈聚居在一起,组成母系氏族,每个母系氏族都有一个名称,这就是姓。姓是母系社会种族的族号。

“姓”这个字是由一个“女”和一个“生”组成,就连最早的上古八大姓:姜、姬、姚、嬴、姒、妘、妫、妊,都是“女”字旁,说明这几个姓最早是出于母系社会。

随着人口繁衍,到父系社会时,种族制度逐渐被阶级社会制度代替,从父系宗支分出去的同姓族人,也有了三六九等,为了区别就有了氏。氏就成为父系社会宗族的族号。

在战国以前,“姓”和“氏”分得很清楚。秦汉以后“姓”和“氏”逐渐融合到一起,我们现在的姓大多是古时的氏所演化下来的。

姓是用来区别血缘代表的是家族血统的标志。男人称氏不称姓,女人称姓不称氏。因为“姓”起着“别婚姻”的作用,同姓人不能结婚,女人必须称姓才能判断能否通婚。

姓来自始祖,永远不变,氏是姓的分支,随时能改。在当时,一个家族的姓是永恒的,而氏却随时可以改变,氏可以随着一个人的图腾、封地、封邑、官职和职业等不断变化。

中国姓氏文化源远流长,随着后世不断进步,姓氏也变得愈发多元化,据最新的《中华姓氏书法大辞典》里记载,目前全国共有10129个姓氏,其中汉族姓氏有8000多个。

中国姓氏来源主要途径:

以氏族图腾

原始社会的人们把某种动物、植物或物体当作自己的亲属、祖先或保护神,相信它们能够保护自己,具有超人的力量。图腾是氏族的象征,它具有区分群体、团结群体、密切血缘关系的作用,因而成为了为本氏族的徽号和标志,后来演化成氏族全体成员的姓氏。

现在的马、牛、羊、熊、鹿、龙、凤、山、水、花、叶等姓,都与古代的图腾信仰有关。

以封国名称

周文王的第三子管叔鲜封于管国,周武王次子唐叔虞封于晋国,即以国为氏,管叔鲜和唐叔虞分别成了管、晋二姓的开氏始祖。

以国为姓的还有卫、韩、祝、吕、杞、雷、薛、杨、魏、秦、楚、宋、郑等。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齐、鲁、晋、宋、郑、吴、越、秦、楚、卫、韩、赵、魏、燕等,都成为了今天的姓。

以封邑名称

邑,又叫采邑,是一国君主分封给贵族的田地。这些贵族的后裔有的便以邑名为姓。

周代统治者虽然姓姬,但周文王之子季载受封的采邑叫冉(湖北荆口),所以季载的后人便以冉为姓氏。 周昭王之子的采邑在翁(广东翁源)这个地方,其后人就以翁为姓。 梁文王之子在卜梁(山西河曲)这块采邑生活,后代便以卜梁为姓。 楚武王之子食采邑于屈地(湖北子秭),因此就以屈为姓氏,诗人屈原就是其后裔。

以居住方位

以居住地方位为姓,是古人姓氏的来源之一。传说上古时代,虞舜出生居住于姚墟,便以姚为姓。春秋时代,齐国的公族大夫们分别住在东郭、南郭、西郭、北郭,便以东郭、南郭等为姓。住在西门的,便以西门为姓。齐国太子住在东宫,他的子孙就以东宫为姓;鲁国的仲闵居住在南宫,他的后人就以南宫为姓;鲁庄公的儿子遂居住在东门,他的后人就以东门为姓。

以官职

西周设置五种官职,司徒掌教化、司马掌军事、司空掌工程、司士掌爵禄、司寇掌刑狱。每一种官职都由家族世代相传,这五种官员的后代就以其官名为姓。

尉姓,“尉”原为古代掌管刑罚、监狱的司法官,尉姓的一支源于尉官。籍姓,“籍”掌管保存国家典籍、文献的官员,其后代以籍为姓。据《通志·氏族略》统计,源于官职的姓氏约有100个,行、上官、山、充、钱、仆、乐、云、席、宰、师等姓,也是源于官职的姓氏。

以爵位

中国姓氏源出爵名的主要是公、侯两姓。

以职业或技艺

比如陶姓,来自很古老的制陶技术,尧、舜氏族中以制陶技术著名的,都以陶为其族的姓氏。梓姓,梓人是做木匠活的,是专门制作乐器支架、饮食器皿的一种木工,由于木器在生活中广泛应用,梓人的后代便以梓为姓。庖姓,《疱丁解牛》中描述了一个屠宰技术高超的人,名叫庖丁,庖丁也是因其职业或手艺而得的姓。还有卜姓,起源于占卜的技艺,商周两代都有人专门从事占卜的职业,世袭以占卜为职业的人就以卜为姓。

又比如:筑(盖房子)、韦(皮匠)、冶(冶炼)、钟(铸钟)、木(木工)、甄(陶器)、农(耕种)、药(制药)、车(制车)、蒲(编织)、巫(巫师)、优(演戏),这此姓氏都是来源于职业或技艺。

少数民族改汉姓

主要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鲜卑族有144个复姓,在随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实行汉化时,简化为单姓。如:

“拓跋氏”改姓“元”,“拔略氏”改姓“苏”,

“莫胡氏”改姓“杨”,“大汉氏”改姓“韩”,

“多罗氏、吐罗氏”改姓“罗”,

“丘林氏、丘敦氏”改姓“丘”,

“吐谷浑”改姓“何”,“乌石兰氏”改姓“石”,

“步六狐氏”改姓“陆”、“柯拔氏”改姓“柯”,

“谷合氏”改姓“谷”,“屈南氏、屈实氏”改姓“屈”,

“吐伏卢氏、伏卢氏、莫卢氏”改姓“卢”,

“贺兰氏、贺狄氏、贺赖氏、赖敦氏”统统改姓“贺”等等。

满族地位最高的八大姓均已改为汉姓。如:

佟佳氏——佟,瓜尔佳氏——关,富察氏——富,

马佳氏——马,索罗氏——索,齐佳氏——齐,

纳喇氏——那,钮钴禄氏——朗、钮,

连满清皇族的姓“爱新觉罗氏”后来也改成了“金”姓。

姓氏图腾样式





发布于 2023-09-27 20:04

华胥,也称华胥氏,风姓,故里在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华胥镇。



华胥是中国上古时期华胥国的女首领,她是伏羲和女娲的母亲,伏羲、女娲生了少典,少典又生炎帝和黄帝,所以华胥氏被誉为“人祖”,是中华文明的本源和母体,被中华民族尊奉为“始祖母”。伏羲、炎帝、黄帝功勋卓著,在华夏文明史中位列“三皇五帝”,中华民族由此兴盛。



陕西在115万年前曾生活过蓝田猿人;65万年前生活过陈家窝猿人;40万年前生活过涝池河猿人;距公王岭不足3公里处生活过20-30万年前的猿人;而距华胥陵10公里的冯家村,出土了距今2-3万年的古人类下颌骨化石。而这些考古发现印证了蓝田存在着从早期猿人到晚期智人的人类演化序列。另外,如果将华胥文化各个所在地看成一个整体,那么在其周边分布着36处旧石器人类活动遗址。在1984年和1988年,蓝田县两次文物普查中,又发现还分布着新石器时代的人类遗址23处。在白鹿原上距女娲村(李华村)5公里的地方还发现过典型的商朝文化遗址。



古今史学家对华胥的研究,一直未中断过。一般认为她是新石器时代(1万年前)早期的氏族代表人物,氏族延续时间很长,一直到仰韶文化前(约6500或6000年前)。西安市文史研究馆的张中和认为:大量的史载、遗物,可资佐证:三皇时代的部落中心即华胥国。她处在8300多年前,既是三皇中女娲和伏羲的生母,又是华夏民族在上古时代与天地八荒进行抗争和孕育文明的领军人物。


华胥生下伏羲和女娲,开辟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开卷有载,正是由于华胥生养了伏羲、女娲,再由伏羲女娲结合成婚,才繁衍出了中华民族。有关华胥和伏羲女娲的传说很多,最著名的有:女娲补天、女娲造人、伏羲画卦、伏羲女娲兄妹结婚延续人类和黄帝梦游华胥国等,所以华胥是中华始祖,华夏之根,民族之母。



“华夏”和“中华”中的“华”字皆源于华胥(一说是源于华山,也位于陕西)。学界普遍认为,处于黄河流域上中游的华山方圆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而华山的得名,除了其山形像“花”(古代“花”与“华”同)之外,还因为华胥氏族就生息、繁衍在华山之阳。因此,中华民族之“华”源于华胥之“华”。



华胥逝世后,卜葬故里孟岩,即今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华胥镇孟岩村。历代文献典籍的记述表明,华胥是华夏之根、民族之母。从华胥到华夏,从华夏到中华,形成了一脉相承的中华民族文化,她彰显出了中华民族的同根、同源和血脉亲情。因此,华胥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源头。



2006年3月1日,陕西蓝田举行首届华人恭祭华胥氏大典,恢复一度中断的每年农历二月二恭祭人文元祖华胥氏的传统。



陕西华胥文化研究会秘书长魏朝鹏先生的结论是华胥氏应该是在面临重大危机的时刻承担起了延续氏族生存的重担,为中华民族得以存在做出了贡献。所以被后世大量载于史册,流传数千年而不中断。他说:“古代胥、雅、夏等字相通,所以华胥应该就是华夏”。

发布于 2017-08-22 10:11

谢邀,浏览了一下别人的回答,基本都是不准确的,但大家还是蛮认同的,看来我的答案是不会有受众的,只简单说几句吧。

1,最古老的姓不是来自地名、山名,也不是水名,恰恰相反,通常是先有部族,然后才是部族所在的地方以部落的族徽或其它特征来命名。

2,最早的姓源于上古时期的用于辨识彼此的族徽,甚至早于文字,这种符号与部落的关系是一对一的,也就是说,一个部落有且只有一个姓。

3,最早的姓大都是女字旁,但却不是最初的形态,我们还以妫姓为例,“妫”的本字其实是“为”,应该写作“為”,本义是大象,加个“女”字是为了强调这个“為”是作为姓来使用的,而姒就是以,姜就是羊,姞就是吉,等等。

4,周人以姓来辨识婚配,但最早的姓却不是用来同姓不婚,而是异姓不婚,这就是内婚制,这是上古时期会衍生出众多姓的原因,而外婚制只能产生新的“氏”,并不会产生新的“姓”,这就是周代没有新的姓出现的原因之一,人类社会的婚配制度的发展通常是:群婚制—内婚制—外婚制。

5,内婚制在同姓通婚的前提下,还有同氏不婚的要求,这是一种可以减少近亲繁殖又可以保证部落血统纯正的婚配制度,这涉及到部落与氏族的关系,部落与氏族不是发展关系,而是共存关系,部落相当于氏族的集合,类似于国家是家庭的集合。

最早的部落是拥有共同血缘关系的母系氏族的集合,这些母系氏族为了区分彼此,会有自己特有的旗帜或符合,这就是最初的“氏”,所以“氏”字的本义是旗帜,在对偶婚出现之前,这些氏族都是围绕老祖母来建立的,所以氏族的精神领袖通常就是这个老祖母,但是,由这些氏族组建的部落的首领通常都是男性,这是男性在战争中相比女性更具优势所决定的,在上古传说中的那些帝王通常都是男性,这是无可置疑的。

编辑于 2023-08-22 11:19

再次直接引用我的历史小说《 移花接木案》来说明这个问题,本作基本基于史实创作。

先说下华夏族的姓氏常识,这也是生成姓氏最普遍的情况。

第11章,西历前297年,17岁的黄歇由秦国逃亡回了楚国,新任楚王熊横(楚顷襄王)要他把“黄”字写成“嬴”字,因为全国都在避讳“横”字: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男子名前一般称氏不称姓,以此强调自己的封地,女子则反之。
但对男子来说也有一种例外,那就是如果是该姓的嫡长后代,便不会被封出去,自然也就不需要以封地为氏。历代周天子就都是直接冠之以姬姓,他们的身份中可不存在氏,而他们的兄弟则都有氏。
除非周王朝灭亡,原先的周天子才有可能因忌惮新的华夏主宰而自降一格,以故国冠名,称“周氏”。虽然现在周天子已经无地可封了,周天子、东周公、西周公偶尔有儿子自称周某,但并未形成氏族系统,“周氏家族”也就尚未正式出现。
嬴姓前后也衍生过十四个氏,即黄氏、徐氏、江氏、郯氏、莒氏、终黎氏、运奄氏、菟裘氏、将梁氏、修鱼氏、白冥氏、蜚廉氏、赵氏。其中,赵氏又衍生出秦氏,但秦氏成员目前一般还是自称赵氏。
再往前追溯,黄歇是伯益长子大廉的嫡长后裔,大廉的封地在黄邑,即黄国前身,始称黄氏。此后,再也没有男子能以嬴姓自称,毕竟嬴姓的大宗本家都已经开始称氏了,何况那些小宗分家。
大廉又有个庶支的子孙蜚廉,其二子分别为赵国王室先祖恶来、秦国王室先祖季胜,也就是说赵、秦二氏均为嬴姓正统继承者黄氏的分支。黄歇若要称回嬴姓,其实也不过分,这本就是他的权利,追溯血统的话他比赵王、秦王都高贵。

前面说的是以家族所属封地用来命名氏,当然很多情况也有以身份为氏的,比如王子、公孙、中行、司马等等。

第48章,西历前256年,秦国将领摎出场:

在秦国历史上偶尔会出现过一些有名无氏的将领,他们普遍也没有被记载任何出身,比如左更错、客卿造、内史腾、将军璧、五大夫礼、五大夫贲、五大夫绾等人,都是以官职或爵位冠名。因为他们实在没有姓氏,直接管他们这些有身份的人叫错、造、璧、腾、礼、贲、绾不顺口,而且当时重名率比较高,比如左更错如果不加具体身份便会跟司马错混淆。
甚至也有人说名将司马错最初也只是叫“错”,司马是他的军职,而非自祖上就传下来的氏。
在司马错之前,偶尔有以司马冠名的人,比如齐国田氏的司马穰苴、宋国向氏的司马耕,但他们都只是担任司马一职,也从未将此称呼传给自己的儿子。在司马错之后,司马这一称呼才开始形成了一定人口规模的氏族,他的孙子叫司马蕲、玄孙叫司马昌,显然以司马二字冠名已经通过血缘关系在传承中的,因此他很有可能就是司马氏的始祖。
这往往说明了秦国的这部分将领并非贵族之后,只不过是平民甚至奴隶出身,他们通过建立军功而跻身贵族阶级,这个叫摎的将领也正是其中之一,秦军的随行史官正以“将军摎”这样的称呼记录他的辉煌事迹。

再说个当时戎族和狄族的姓氏常识。

第26章,西历前272年,楚国太子熊完刚入秦国为质,同时也成为了秦昭襄王的女婿,第一次见到芈太后跟义渠君所生的两个儿子,这父子三人都以挛鞮冠名:

西戎和北狄一样,此前类似于华夏族为了标记家族血缘而使用的姓或氏并不存在,每个人只有名,且长辈与晚辈之间、上级与下级之间无需避讳,均可直呼其名。
而近几代以来,他们之中也有部分贵族用固定的几个称呼冠名,姑且也可以翻译为姓氏,挛鞮是其中之一,还有呼衍、兰、须卜等姓氏,数量上不多。

相关回答:

编辑于 2023-09-14 10:52

这个很简单,最古老的姓氏一共有12个,都是黄帝的儿子。


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

“黄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


《国语·卷第十六》:

“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葴、任、荀、僖、姞、儇、衣”


我之所以记得这个,是因为本来我觉得我的姓很难写,跟别人说的时候也被人写错。我曾经一度讨厌这个姓,准备有孩子的时候直接给他改了

后来发现竟然是最古老的12个之一。而且追溯起来特别单一,很好追溯。现在开始喜欢了。

所以你看,有的时候就看我们自己怎么解释过去,事情本身就是这个事,并没有变化。

ps。我们这个姓,貌似也没出过太多牛人。根据我们现在宗亲组织(真的有一个这个组织,因为最古老的宅子还在,是一个小小的旅游景点)的记载,近现代最牛的人应该是开国时候一个少将,目前在世的最高位的人可能是个书记。

编辑于 2023-01-27 15:00

题主理解的基本上没有问题,我研究过世界姓氏起源的规律,大致上有这么几种形式:

1、以国为姓,以部落为姓阶段,代表人物:鲁班,鲁国一个叫班的人,在鲁国之内,则以部落名作为姓氏,因此也叫公输班,一个来自于公输部落的叫班的人。鲁班有自己的家族性,姓姬,但基本上没人叫他姬班的,这说明中华民族姓氏规律为国大于部落,部落大于家族,因此国姓最高,部落氏其次,家姓最低。

2、以母之名:代表姓氏,姬、姜、赢、姒、姚、妇 等带有“女”字的姓氏,这类姓氏的起名中为何都出现女字?而且往往出现在古代贵族家庭。是因为这一时期,部落通婚制度下,为了平衡来自两个不同部落间的命名权,往往会以母亲的名字作为孩子的姓氏进行流传,比如周幽王的第二任皇后褒姒,来自褒国的叫做姒的女子,其中姒这个名字本身也是为了标记她是女子的身份,换句话说,网络流传甚久的有关母系社会“随母姓”的上古贵族姓氏,实际上都曾经出自某个女性的名字,或者是取母亲名字当中的一部分,我以现代人的名字举一个例子,假如孩子的母亲叫“马桂芳”,生了一个儿子起名叫“建国”,如果采用古代以母之名的方式起名,孩子就可以叫“桂芳建国”(复姓“桂芳”)或者“芳建国”(姓“芳”),因此我十分怀疑“方”姓、“花”姓、“华”姓等是否有类似的演化过程。秦王嬴政的母亲叫做“赵姬”,表示赵姬出自赵国(或者说这个姓氏来源于赵国,因为秦朝文献非常少,所以很多都是后人猜测),那么嬴政的赢姓则取了姬当中的女部作为标记,形成新的赢姓,而秦始皇的父亲叫做“异人”,却并不能说明秦始皇父亲姓赵,换句话说,秦始皇一家三口可能姓三个不同的姓。同样,秦始皇的儿子叫胡亥,我推断以当时的姓氏习惯,胡亥未必姓赢,那个时候姓氏名都分的很清楚,比如秦始皇姓赢 氏赵(这点有考据,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官方解说表示秦始皇生于今河北省,属赵氏部落)名政,所以胡亥只表示了其名,姓和氏都未必会随其父,毕竟当时还没有这个习惯。另外还有一种说法目前在考古界比较流行,那就是但凡姓氏里代“女”字的,都可能其母亲一方的血脉来自外族,因此特意在姓氏里增加“女”字以作区分,换句话说,嬴政之所以姓赢,是为了说明他是外族女人所生,而中文姓氏的“姓”字很可能其愿意就是“外族女子所生之人”的意思,毕竟古代近亲结婚才是正道(此处非调侃)。那么这种姓氏方案也可以叫做“以母之血”(听起来有点恐怖)。

3、以父之名,这种姓氏方式主要来自西方文明,特别是维度比较高的北欧文明,典型人物是雷神托尔,雷神托尔虽然是个虚构人物,但是他的姓氏非常有代表性的体现了古代欧洲的姓氏来源方式,那就是“以父之名”。熟悉漫威的朋友应该知道雷神托尔的经典台词“我是托尔,奥丁之子”,有一部分电影院在翻译时直接使用了“我是托尔 奥丁森”的翻译,有些朋友可能还以为是翻译搞错了,把“奥丁之子”直接翻译成“奥丁森”,其实“奥丁森”就是托尔的姓,托尔全名就叫“托尔 奥丁森”,弟弟是“洛基 奥丁森”,姐姐“海拉 奥丁森”,其中“森”是后缀,也就是“XX之子”的意思,这种姓氏的方案逻辑在于,想搞清楚谁是谁的孩子,直接从他或她的family name里就能看出来。当然了,跟中国的情况一样,这样的姓氏方案也会导致父亲和孩子不是一个姓,就比如奥丁的姓则是博尔森(奥丁 博尔森)。以父之名的命名方式也使得西方文化更注重血统,而以国之名的中华文明则更重视文化认同感。但是,以上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以父之名还是以母之名都仅限于贵族,平民是一律没有姓氏的,中国还好,可以以国为姓,西方或者日本地区则主要以地名为姓,一直到平民姓的出现,这个我们后面在说,先让我们来看看世界其他文明的姓氏方案。

4、以祖先之名姓,这种命名方式来自中东、非洲、中亚以及我国一部分少数民族(维吾尔族比较有代表性)的姓氏习惯。这种姓氏方案采用了类似于欧洲的方案,只不过是向上追溯的比较远。比如我曾经在抖音上看到过一个中资企业在非洲地区的某个员工拍摄的短视频,他在视频里问非洲小孩“what's your name?"然后非洲小孩啰里啰唆的说了有近一分钟的名字长度,而这种名字主要是姓氏太长了,因为里面很可能包含了自他向上至少5辈人甚至更多长辈的名字在里面,中东地区往往也会把家族姓氏放在最后面,因此才会产生那种写上三行的超长的全名。

5、平民姓,赐姓和随姓。先说赐姓,说到这里,我们现实世界常见的姓氏才开始涉及到,因为进入到世俗社会以后,姓名除了标记部落、地区或者家族血统,最主要的功能则是便于进行户籍管理,因此随着世界各地相继进入世俗社会以后,很多以前根本没有姓氏的普通老百姓也被要求必须拥有一个姓氏,这时候为了规模化的给予区分,世界各地都开始了给老百姓安排姓氏的浩大工程。这里我们只举中国和英语世界的例子,先说中国,因为秦始皇同意了天下,因此部落和国家的概念开始被“天下”这个新的概念所取代,而在天子脚下则不能再过分强调自己的部落姓氏,因此部落姓氏开始落寞,同时随母名的方式也不利于户籍管理,再加上民间往往不适用家族姓氏,也更没有以母之名的姓氏习惯,因此大规模的赐姓开始了。我们现在所熟悉的张王李赵遍地刘,主要来自于赐姓,以当地领主的姓氏(当然了,这些姓氏来源都是参考第1和第2两类发展而来)进行赐姓,而其他没有管辖到的地区的人则会随众,以附近居民常用的姓氏进行跟随。欧洲的情况比较类似,但赐姓方式不太一样,古代欧洲的领主更多是根据人种特点和职业来进行赐姓,比如根据头发或瞳孔的家族遗传颜色给予怀特(白色)、布朗(棕色)、布莱克(黑色)、格林(绿色)的姓氏,以及根据职业给予费舍曼(渔夫)、史密斯(铁匠),以及组合姓氏,比如布莱克史密斯(拥有黑色头发的铁匠家族)。日本地区的诸如松下、井上、石川、犬养等姓氏也多出自领主赐姓,而压迫色彩非常强烈的则是印度的种姓制度,这种赐姓来源于宗教,同样是史密斯,如果出生在印度教体系里,则以为者你只能靠打铁为生,不被允许从事其他职业,甚至有些时候则是因为需要某个职业而把某群人硬按上一个姓氏,比如需要屠夫了就安排一家人姓“屠夫”,这家人也只能从事屠宰,达利特则是在这种背景下诞生的“泥土”人,是神脚下的泥土,不可被接触者,这个话题这里就不展开说了。

6、平民姓,随姓。随姓风俗在我国古代平民姓里面非常常见,过去古代中国有在大户人家做工的家奴,被卖身的属于赐姓,而也有一部分自愿改姓雇主家府姓氏的则属于随姓。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当前社会很多黑人的姓氏很多都属于随姓,随的则是当初奴役他们的白人庄园主家的姓氏,这一点也挺让人遗憾的。印度地区也有一部分印度家庭(通常来自高种姓)是随了当年殖民的英国人的姓氏,这些随姓都带有阶级压迫色彩。而随性习惯最大的群体来自宗教,特别是穆斯林,这里就要提及世界第一大姓氏,拥有姓氏人口最多的莫哈默德这个姓了,这个姓来源于穆斯林教派当中的先知莫哈默德的名字,也是神的使者,在人间的代表,但需要注意的是,莫哈默德是名字,不是姓,这里用莫哈默德的名字当作自己家族的姓,是一种宗教信仰上的跟随行为,属于随姓。这种随姓体系非常像我国上古文明当中所提到的女娲氏、伏羲氏、神农氏,这三个部落也分别以本族的英雄人物(女娲、伏羲、神农)的名字为自己的氏族部落的名字,再以此为姓,这个过程也属于随姓,我国上古时期的部落姓氏应该多数出自这种随姓的模式。一个比较有意思的是英国皇室“温莎”这个姓,也可以算作随姓的一种吧,因为这个姓氏出自英国皇室居住的温莎堡的地名,我们都知道英国皇室实际上源自德国,而温莎堡在德语里的意思是一座叫“温莎”的山脉,这个家族的名字则来自于山的名字,属于随地名的一种姓氏。

编辑于 2021-02-18 16:13

中国百家姓归根到底,基本上都是来源于炎黄大帝,再加上不断的融合各个民族和部落而形成。

“姓”源于母系社会,中国最早的姓大都从“女”旁,如:姬,姜,姚,姒,妫,赢等。

国语》记载:“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

通志·氏族略》言:“舜帝有二姓,曰姚曰妫。因姚地(河南濮阳)之生而姓姚,因妫水之居而姓妫。” 至四十三世孙妫满封于陈,谥胡公,其子孙或以国号陈称姓,或以谥号胡称姓,因而史称妫、陈、田、姚、胡为 “妫汭五姓”。

从周朝开始,分封诸侯国比较多,慢慢的就分化各种各样的姓氏。

到春秋战国开始形成百家姓的格局,因为铁的应用和各国变法图强,使得生产力快速发展,人口迅速增加,加上战争频繁,人口迁移多,很多亡国的就直接用以前国家或者封地作为姓氏。

更多历史分享,请添加微信15012687929或公众号FengTea1325。

发布于 2022-09-20 00:25

姓是起源于母系社会,是因为族外婚服务而产生的。

族外婚的习俗产生后,同一个祖先的后人是不允许结合的。而往看,所有人都是同一个祖先的后代。所以只能以“当时”不同的族群开始区分。而“当时”是母系社会,同一个族群只能是同一个女性的后代。所以“姓”实际是给女性用的,男性只是因为自己母亲有姓才跟着有姓。所以姓一般加个女字旁。

有了姓之后,无论族群怎么迁徙分化,人们只要问一问姓,就知道能不能娶对方,很方便。实际上最开始可能只需要两个姓,两个族群互相通婚即可。后来文明圈扩大,又有不同族群加入,不断有新的姓被造出来。总体而言,不会太多,也不用太多,一二十个姓就足够区分了。


然后进入父系社会。问题就来了——族群不再以母系划分。同一个族群是同一个男性的后代,当然这个男性也是有姓的,这个姓来源于他出身的母系族群。而他的族群附近,多半会有不同的族群,但和他同姓——显然也是同一个母系族群分化出来的。

这些同一个女性祖先,但不同男性祖先的族群为了互相区别,就发明了氏。

某某姓某某氏就这么出现了。所以必然是氏比姓多。这也就解释了同氏不同姓的现象——不同姓的族群成了邻居或者成了同行,就可能起同样的氏(居住地和职业是氏的两大来源)。

所以“氏”是给男性专用的。 女性用氏没有意义——因为女性不能将自己的“氏”传给后代。女性只有姓,因为“姓”可以表明她们可以嫁给谁,那个时代嫁人生子是女性最重要的工作。而男性用“姓”则很不方便,因为姓少,所以同姓人太多了,区分度不够,显示不了自己的“牛逼”的特点。有时候获得了一定地位的人,会强迫自己的同氏小宗改氏,比如晋国改出的曲沃氏,改出去后反攻大宗成功,又变回晋氏,还怕自己的小宗再造自己的反,又诛杀桓,庄之族。还发明了把继承人之外的儿子驱逐出国的国策,干脆不要小宗了。其结果是没有公族掣肘强盛了一阵后,又因为没有公族巩卫被三家分晋了(题外话说多了)

先秦时代,男性称呼是氏+名。

女性则是名+姓。而这个名还很不正规,很可能经常改。比如宣姜,“宣”则是来源于丈夫的谥号,而谥号是死人才有的,总不成宣姜死了丈夫才有名字?所以宣姜肯定有其他名字,但是历史上没有记载罢了。说明那时候人们对女性的名字就很不重视,叫的规矩比较乱。

编辑于 2022-01-03 23:59

这问题得分两段。

中国最古老的姓氏,是伏羲氏的风姓伏羲氏,或称东方氏。

这到现在就形成两个姓了,伏姓、东方姓(东姓)。没有留下任何不称氏的风姓後代,很遗憾。

他们的起源自然就是伏羲氏本人。

剩下的姓氏都是在这之後才一一产生罢……“轩辕”都没这两个姓氏古老。

发布于 2017-12-03 03:13